声乐
声乐
2018-04-12发布作者:龙江县职业教育学校浏览量:

   

一、     题:歌曲教学

二、 教学目的:通过声音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,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声音的技能技巧、能较好地调控音色,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品。

三、 教学内容:

1、  曲:

(1)  1 2 3 4  5 4  3 2  1 —‖     

     u   o      u    o      u

2)5 6 5  4 5 4 3 43  2 3 21—‖

Li      La      Li    La     Li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3)5 6 5 4 5 4 3 4 3 2 3 2 1—‖

 mi    ma      mi    ma       mo

2、 练习曲目: 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》  《啊!中国的土地》

四、教    法:讲授法、因材施教法、练习法。

     

一、《美丽的草原我的家》 F调

授课时间:3课时

教学重点:歌曲作品的处理。

教学难点:① 开始乐句“美丽的草原我的家”的高位置发声;

② 高音乐句“牧羊姑娘放声唱”的共鸣与气息状态。

解决方案:① 通过母音“Li”、“La”的训练,为“美丽”的发声打下高位置基础。② 通过“U”、“o”的练习抓好“姑娘”里母音的发声共鸣习惯。

教学过程:

1、 声音训练:练声曲(1)、(2)的练习。

练习要领:① 保持微笑状态,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;②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,尽量做到字正腔圆;③ 感受气息支点的作用,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。

2、 新歌学习

(1) 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思想情感;

(2) 试唱歌曲作品,感受歌曲的情绪特征;

(3) 深入学唱歌词,注意吸气换气、强弱控制、音色把握等技术问题,并从中找到在发声上存在困难的母音,通过有目的的强化训练加以解决;

(4) 加强发声歌唱的流畅性,感受声乐作品的艺术性。

(5) 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;

(6) 歌唱者和小组成员分别指出演唱的不足及解决方法;

(7) 教师作评价总结,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。

3、 歌唱表演:进行小组内的声乐观摩。

4、 布置作业:布置新作品或提出声音训练要求。

二、《啊!中国的土地》  A 调       

授课时间:3课时

教学重点:歌曲教学。

教学难点:① 后起节奏的掌握;  ② 乐曲高潮“啊!中国的土地”的演唱。

解决方案:① 在熟悉作品时重点练习歌曲的特色节奏;

② 加强“i”母音的训练,认识并掌握闭口音的共鸣及气息状态。

教学过程:

1、 声音训练:练声曲(2)、(3)的练习。

练习要领:① 保持微笑状态,加强母音发声的高位置; ②“u”“o”保持含着水的打开状态,体会气息与高位置的对抗感觉;  ③“mi”“ma”母音要体会“装在面罩盒向下唱”的感觉。

2、 新歌学习

(1) 了解作品的思想情绪,解决歌曲的节奏难点;

(2) 科学处理作品的气息特点,解决演唱中的呼、吸与换气关系;

(3) 通过母音训练,解决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和发声共鸣问题;

(4) 加强歌曲的艺术处理,完整地表达作品。

3、   

(1) 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;   

(2) 自我和互相分析作品演唱的效果;   

(3) 教师作总结分析,并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案。

4、歌唱表演:进行小组内的歌唱观摩。

5、布置作业:布置新作品或练声要求。

   

一、     题:歌曲教学

二、 教学目的:通过声乐作品的教学,使学生在注意声音运用的基础上,能较好地理解作品的情绪,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作品。

三、 教学内容:

1、 练声曲:

(1)  1  3 5 6 5 6 5 3 1—‖

     mi   ma    mi  ma    mi

2)5 6—︱5 6 5 4 3 21––‖

 yi ya  yi  ya  yi   ya

3)5  5  5  5 5  4 3  2  1 –‖    

o    a      o    a

4)1  5––︱4 3 2  1––‖

ma mo ma mo  ma    mo     mi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、练习曲目:  《清晰的记忆》

四、 教学教法:讲授法、练习法、因材施教法。

     

一、《清 忆》  F调   

授课时间:3课时

教学重点:歌曲教学。

教学难点:① 歌曲气息的把握;  

② 开口音、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。

解决方案:① 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,强化吸气换气的练习;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②  加强“o”“a”母音的练习,有针对的突破歌曲演唱的难点。

教学过程:

1、声音训练:练习曲(3)、(4)

练习要领:① 练习(3)要注意顿和连的结合,加深面罩共鸣的体会;

② 练习(4)要注意有目的的打开,在做好咬字吐字的基础上贴着后咽壁吸着唱,体会气息的支点作用;

③ 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,注意音色的和谐统一。

2、 新歌学习:

(1) 了解作品,熟悉作品的旋律,掌握作品的音准、节奏;

(2) 初步处理作品,了解歌曲的创作特点和情绪特征;

(3) 重点解决歌曲作品的演唱难点,能较完整地表达作品;

(4) 加强艺术处理,强调歌曲表达的艺术性。

5)小组内各同学分别演唱声乐作品;      

6)实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;     

7)教师总结,并提出改进意见。

3、 歌唱表演:小组内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。

4、 布置作业:布置新的声乐作品或练声要求。

   

一、课题名称:歌曲教学

二、教学目标:通过歌曲作品的教学,使学生能较好的体验作品的情绪特点,在声音表现的基础上,融入体态语言的表演。

三、教学内容:

1、练  声  曲:

1)1  5  5  51  4  4  41  3  3  31  2  2  71–‖

u  o  o  o  u  o  o  o  u  o  o  o  u  o  o  u  o

2)1  5  5  5  5– ︱  4 3 2  1––‖

o  a  a  a  a        o     a

3)5 6 5  4 5 4  3 4 3  2 3 2 1—‖

yi     yuo   yi    you       yi

a      o     a     o         a

1、 练习曲目:《忆秦娥—娄山关》  《风萧瑟》

四、教学教法:讲授法、练习法、因材施教法。

     

一、《忆秦娥—娄山关》   A调   

授课时间:3课时

教学重点:歌曲教学。

教学难点:① 声音强弱力度的控制;

② 高音“苍山如海”的音色和气势。

解决方案:①采用顿音训练,加强声音的瞬间爆发力;

          ②采用开口音作为突破口,稳定发声时的喉头位置,体会向下用力发声的畅通感觉。

教学过程:

1、 声音训练:声音训练(1)、(2)

练习要领: ① 注意各个母音的开口发声状态;

 ② 保持微笑的歌唱状态,注意良好的面罩共鸣效果;

 ③体会开口音的打开、注意帖着后咽壁吸着唱,突显气息的支持作用。

2、 新歌学习

1)初步了解作品,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和音乐的基本色调;

2)了解并掌握歌曲的强弱和速度快慢关系,把握好科学的呼吸规律,较好地把握歌曲的情绪;

3)重点解决歌曲演唱的难点问题,能较完整地表达作品;

3、     

(1) 小组内各同学分别演唱声乐作品;   

(2) 实施集体评议和自我分析;